鸱张鼠伏的成语故事


鸱张鼠伏

拼音chī zhāng shǔ fú

基本解释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出处《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暂未找到成语鸱张鼠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鸱张鼠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不骄不躁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咄咄逼人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归马放牛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不治之症 鲁迅《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不置可否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