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张玉娟的诗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张玉娟

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不是对日常生活的摹写,实际上,面对物质与技术对现代人的侵蚀,现实主义摹写时代的能力已极度消退。新时代需要适合自己的新文学。新文学的任务不再是反映某种已经存在的事实,而是要创造和虚构属于自己的世界。对于作家来说,他的使命不再是去模仿,而是要去创造,用自己的文字和才情构筑一个艺术世界,而不需要依靠外在的现实去支撑。只有这样,新文学才会拥有对纷繁杂乱的现实的穿透力,去发现存在的真相。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译文及注释

01.

要成就一个个体必须学会思考,如果被动接受世俗的秩序,那就无异于将自己的生存意义和目标交于这个秩序。

02.

创作越接近游戏的本质,游戏的自足性就越排斥创作者的介入。

03.

幸福感的缺失也就意味着人没有对过去的回忆,没有对未来的期待。

04.

凭窗眺望的姿态本身显示出对于生活经验的超越姿态。

05.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在放逐了上帝之后,人才发现自己是自由的。但几乎就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由的同时,人发现自己陷入了虚无。在被抛入世的情境中,人如何发现寻求自己存在的意义?萨特提出人的选择和行动;加缪用西西福斯的神话告诫人们要勇于承担荒诞和虚无。

06.

“焚稿”的遗嘱显示的实际上是文学本身的矛盾以及文学本身的特质。一方面,文学创作必须在一个完全私密性的环境中进行,作者要预先给自己规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和情境才可能进入写作状态;另一方面,文学自身却正是借自身的私密性进入他者和公共性领域。文学的目的和使命在于与他者的对话和交流。

07.

卡夫卡强调人的身体性存在,或许是他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人的自我意识的确立首先依赖于身体性的感知。身体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载体,同时身体又是实在与虚无之间的临界点。完成面向虚无的跨越必须完成身体的有限性的感知和欲望。

08.

“瞬间”的来临不能按计划去筹划不可按规则去预期,于是在人类的知觉理性介入之前,事物的本来面目得到了显现。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被抛入了一个更加原生态的领域,从而昭示了“瞬间”在存在论上的意义。

09.

孤独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丧失了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它真正的与世隔绝了。他没有一个同盟,可以与之交流新生活的体验。他被未来抛弃,甚至也没有人跟他叙旧,尽管他拥有过去的记忆。

10.

他的意识内出现的身体与精神的分裂,保护了独立的自我意识。

11.

生的时候拥有体验死的能力,这时候,人才能有力量摆脱日常生活经验,摆脱“常人”的纠缠,获得人生的某种真正切身的意义。

12.

在传统的观念中,小说被当成一种“时间”艺术。

13.

罪感意识起源于对无限秩序加以把握的渴望。

14.

主人公身体的伤痛来自于自我观念与外部世界世俗秩序的矛盾。在强大的外部法则面前,精神的自我规划被挤压,从而不断对身体施虐。……而正是这个社会人的责任,却将个体拖入正常人中,使他埋没个性。从外部秩序中拯救个性,就必然依靠艺术的想象。

张玉娟简介

唐代·张玉娟的简介

...〔 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