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匡国济时匡国济时的意思
kuāngguóshí

匡国济时



匡国济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出处《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例子[郑相国] 匡国济时,终始一致,文经武纬,何谢古人!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

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

繁体匡國濟時

感情匡国济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挽救时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国济时的意思解释、匡国济时是什么意思由有教国学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空空荡荡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起兵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论黄数白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紫陌红尘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贫贱不能移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通今达古 同“通今博古”。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伸手不见五指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现实主义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十八层地狱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强颜欢笑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息兵罢战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