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

音律


拼音yīn lǜ
注音一ㄣ ㄌㄩˋ


音律

词语解释

音律[ yīn lǜ ]

⒈  乐:指音乐上的律吕、宫调等,也叫“乐律”

上晓音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temperament;

引证解释

⒈  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

《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
《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

⒉  泛指乐曲,音乐。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
《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齣戏是一套‘北点絳唇’,鏗鏘顿挫,那音律不用説是好了。”

⒊  文字声韵的规律。

南朝 梁 沉约 《答陆厥书》:“以《洛神》比 陈思 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 中, 沉约 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

国语辞典

音律[ yīn lǜ ]

⒈  音调和律吕。亦代指音乐。

《汉书·卷六·武帝纪》赞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襢,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素晓音律,将两手按节,把乐声一一嘿记了。」

旋律 乐律

英语tuning, temperament

德语temperierte Stimmung, Temperatur

法语tempérament

分字解释


※ "音律"的意思解释、音律是什么意思由有教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和刘贤弟醉心音律,以数年之功,创制了一曲。

2.赋有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3.他的演奏引人入胜,音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高时而低。

4.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才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只可惜红颜命苦,一生经历坎坷,最后在塞外创出了胡笳十八拍,名垂千古。

5.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6.他的演奏引人入胜,音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高时而低。

7.习语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8.由于歌的音律有特色,歌曲感人,老人是早上唱,晚上又唱,唱得凄凄切切,哀哀怨怨。

9.让倒悬的云团锁在炊烟缭绕里,压过瘦小在枝叉丛林的村落,白幡上的乌鸦在用悲怜发出哀怨,那片苍白了筋骨的坡地悠闲呼啸的音律。

10.他的演奏引人入胜,音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高时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