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待物


拼音dài wù
注音ㄉㄞˋ ㄨˋ

待物

词语解释

待物[ dài wù ]

⒈  接纳外物。

⒉  指有求于外物。

⒊  对待他人。

⒋  泛指待人接物。

引证解释

⒈  接纳外物。

《庄子·人间世》:“气也者,虚以待物者也。”
成玄英 疏:“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

⒉  指有求于外物。

《庄子·山木》:“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又何求於外物?”
成玄英 疏:“当分名足,不待於物也。”

⒊  对待他人。

《文子·道德》:“今吾欲正身而待物,何知世之所从规我者乎?”

⒋  泛指待人接物。

《晋书·元帝纪》:“帝性简俭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
《宋书·武帝纪中》:“司马平西 体国忠贞,款爱待物,当於古人中求耳。”
《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 唐 孔颖达 疏:“推忠於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

国语辞典

待物[ dài wù ]

⒈  对待他人。

《晋书·卷六·元帝纪》:「帝性简俭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

⒉  对待事物。

晋·挚虞〈公为所寓服议〉:「周礼作乐于刑厝之时,而著荒政十二,礼备制待物。」

分字解释


※ "待物"的意思解释、待物是什么意思由有教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老孙头看着叶扬接人待物,暗道:“这小子鬼精灵,即使没有我们第一食堂,也能混出个人样来,不错,这个合作还可以进一步深入。

2.华妃的父亲慕容迥又是在他麾下,倒是要加意留心几分;平阳王玄汾虽然尚未成年,生母亦出身卑微,可是接人待物气度高华,令人不敢小觑,倒是“玄”。

3.孔子不止学识渊博,待人待物更是时刻以仁义为上,品行高洁,德高望重,引人称道,是卫道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智者。

4.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理念下,追求一颗包容的心与一种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居功自满的境界,以平常心温和待人待物。

5.一样,接人待物很是圆滑,八面玲珑各方讨好。

6.孔子不止学识渊博,待人待物更是时刻以仁义为上,品行高洁,德高望重,引人称道,是卫道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智者。

7.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理念下,追求一颗包容的心与一种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居功自满的境界,以平常心温和待人待物。

8.孔子不止学识渊博,待人待物更是时刻以仁义为上,品行高洁,德高望重,引人称道,是卫道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智者。

9.此人张扬而不夸张,接人待物显得彬彬有礼,但又拿捏的恰倒好处,显得亲和却又拒人于无形。

10.孔子不止学识渊博,待人待物更是时刻以仁义为上,品行高洁,德高望重,引人称道,是卫道者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