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麻制


拼音má zhì
注音ㄇㄚˊ ㄓˋ

麻制

词语解释

麻制[ má zhì ]

⒈  唐·宋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是时 昇道 郑相国 在内庭,夜草麻制。”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乞下中书编机房,合要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除改麻制文字照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

分字解释


※ "麻制"的意思解释、麻制是什么意思由有教国学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们试图用法国的麻制造印度**。所有的实验迄今都未成功,那些不惜一切代价要获得奇妙享受的热衷者还继续使用穿越地中海的印度**,即印度的或者埃及的麻。印度**的成分是印度的麻的煎剂,奶油和少量的**。

2.这是一位很讲究的老人,银发梳得崭齐,几绺长须在夜风中微微颤动,一身白色的麻制对襟短衫整洁利索。